在積淀深厚的川河壩區有一個默默隱藏于市井浮華中的傳統古村落清涼村梁家組今天的讀金庸游無量我們依舊尋古思舊一起聆聽這里留下的歷史回響。下面就跟隨普洱旅游小編去看看吧!
放眼望去,千百年來川河沖積而成的沙壩在沿河兩岸排開,厚厚的淤泥土養育著萬千生靈,我們要去的清涼村梁家組就在這個平坦的壩子中央。梁家組因從景東長地山腳流淌而來一股清澈涼爽的水常年從村子中央經過,嘩嘩作響的水流聲相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取名響水村。
受古時清涼及周邊區域茶鹽交易頻繁之影響,響水村祖祖輩輩和茶結緣并以此為生,清末時期,江西一梁姓族人輾轉游歷時看中這塊寶地來此定居,以做茶起家并逐漸發展壯大,使得這里的許多村民也成為他家的長工,而響水村也慢慢被稱為了梁家村,即后來的梁家組。
梁家組民居多屬穿斗式三架梁、五架梁、懸山頂或硬山頂單檐和多檐,一樓一底的前后院土木結構建筑,村落內有祠堂、梁家大院、吊腳樓、古戲樓等,全組85%以上民居仍保留原有的建筑風格,它的存在對研究古村落形成及古代建筑起著重要作用。
當地人有這樣一個說法,進入梁家大院必經老房子。這就是進入梁家大院的第一道大門,里面有相互連通的四座院落。進入大門后穿過老房子的院心,約30米即是梁家大院的核心區域。大門兩邊有石獅子,門頭上雕刻細膩,做工考究,前院和后院以過廳屋貫通相連,直至正房堂屋,大堂屋同過廳屋相對稱,兩廂房對排于兩邊,正體現了當時“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的景象。
歷史滄桑、風云變幻,名盛一時的梁家大院不僅僅是富甲一方大地主的府宅,云南抗日名將梁得奎就出生在這里。據1994版《景東彝族自治縣志》記載,梁得奎,字星樓,1894年出生于景東清涼響水村。外出求學間曾入選陸軍大學深造,1937年回滇后率部參加了諸多抗日戰役。如此跌宕起伏的過往賦予了梁家大院更多的傳奇色彩。
對于景東人來說,“梁家大院”不僅僅是一方院落,在這個現存比較完整的古式建筑中流傳至今的奇聞軼事,早已滲透在斑駁厚重的石墻青瓦和精細獨特的雕梁畫柱中,盡管歲月的侵蝕抹淡了昔日耀眼的光彩,我們依舊希望,所有歷史的留存都能以一種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來源:轉載自普洱文旅